{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都说ldquo小儿百病积食为先

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旦饮食不注意,就容易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怎样分辨宝宝积食?宝宝积食应该如何调理?

01

什么是积食?

  孩子后天脾胃尚未发育完善的阶段,未充分消化的秽物积聚、堵塞在肠道,称为“积食”。

  肠道上接脾胃,下连肛肠,是个中间枢纽环节,肠道堵塞带来的直接危害是:

在中,秽物充满导致腹胀如鼓;

在上,由于下方枢纽失灵而出现不思饮食;

在下,由于秽物阻碍而出现大便不通。

宝宝积食,普遍有以下几种症状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皮色发黄、精神萎靡、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引起孩子发烧,咳嗽等,长期积食会诱发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02

积食的危害

  积食常发生在婴幼儿,因为孩子还小并不知道饥饱,家长监管上有所放松,导致孩子在饮食上没有自控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

  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对于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小肚子常常吃得鼓了起来。

  如果积食不及时荡涤,在肠胃系统上就会向纵深发展,导致孩子脾胃发育受到抑制,形成顽固性消化不良---“疳积”。

  很多非洲的孩子瘦骨如柴却肚子很大,就属于这个情况。

03

消除积食的方法

小儿推拿篇

  积食是中医的说法,因此用中医的办法来解决是最有效的,而最管用的非推拿莫属。

  温馨提示:小儿推拿的门派比较多,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各门派一样,心法不同结果相同。大家要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02

揉板门(3-5分钟)

  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03

顺运内八卦(3-5分钟)

  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

04

推小横纹(3分钟)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橫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

05

掐揉四横缝(5分钟)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06

下推七节骨(3分钟)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07

分腹阴阳(5分钟)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08

顺摩腹(5分钟)

  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

  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

09

揉足三里(5分钟)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积食食疗篇

  如果你觉得自己推拿找不准穴位,作用不大,那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有效的食疗方法:

1、胡萝卜酸奶粥

适合人群:1岁以上宝宝

胡萝卜1/10个、面粉1小匙、卷心菜10克、酸奶1大匙、肉汤3大匙、黄油若干

1、将玉米掰成粒,胡萝卜、卷心菜切成细丝。

2、用黄油将面粉略炒一下。

3、加入肉汤、蔬菜煮,并轻搅。

4、将炖好的材料冷却后与酸奶拌好。

2、缤纷水果甜汤

适合人群:1岁以上宝宝

苹果克、雪梨克、香梨克、猕猴桃克、冰糖克、清水3升

1、分别把苹果、雪梨、香梨去核切块,放入汤锅中。

2、猕猴桃去皮,切片。

3、在锅中加足清水煮到沸腾。

4、加入冰糖转文火,煲30分钟就可以了。

3、菜末米汤

适合人群:6个月以上宝宝

油菜心适量、米粉少许、高汤适量

1、青菜洗净切碎,米粉用冷水调开至没有结块。

2、锅内加高汤烧开,因为高汤本身有油,所以不用加油了。调好的米粉边搅拌边倒入锅内,汤变得有些粘稠就可以,不用加太多米粉,加多就变成糊,而不是汤了。

3、加了米粉的汤再次煮开,加入青菜末并搅拌开。

4、锅内的汤再次煮开,并煮1分钟左右。

4、菠萝饭

适合人群:3岁以上宝宝

菠萝1个、熟米饭1碗、鸡蛋1个、洋葱1/4个、青豆10克、玉米粒10克、胡萝卜1/4个、火腿肠1根、盐1茶匙

1、将菠萝洗净,底部切开,再把菠萝直立,从三分之一处切开,然后用刀在菠萝肉较多的半块切除长方形,挖出菠萝肉,做成菠萝容器,菠萝肉用淡盐水泡20分钟,取出备用。

2、蔬菜洗干净,洋葱切成丁,胡萝卜去皮切成丁,火腿肠切成细片。

3、将鸡蛋磕入碗中,打成蛋液,热油锅,蛋液摊成蛋饼,捞起切成小片状。热油锅,放入洋葱、青豆、玉米、胡萝卜、香肠翻炒几下。

4、然后倒入米饭,炒散。等到米饭炒散之后,倒入菠萝块,翻炒至所有食材熟后,调入盐,再次翻炒均匀。将菠萝米饭装入菠萝容器即可。

5、消食萝卜汤

适合人群:1岁以上宝宝

白萝卜60克、干桔皮5克、生山楂2个、冰糖5克

1、白萝卜洗净切片。干桔皮切丝。

2、将所有原料放入小锅中,加水ml。

3、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分钟。将桔皮取出丢弃,连汤一起食用。

4、最后盛上一杯即可。

  总之,孩子积食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可能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这种积食造成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家长如果只是一味的怀疑,而不去努力做出改善的话,那么孩子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长久下去就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阻碍身体发育。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积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86评论

分享

大佐小佑的妈妈05-:45

很多老人都担心孩子吃的少,身体不健康,于是总是给宝宝吃各种食物,觉得胖胖的才好,但是这样很容易让宝宝积食的,今天就教大家来怎么区分积食。

小婴儿积食的表现有哪些呢:

面部:舌苔变厚,舌红,口唇红,口腔异味,面红

一般来说,积食的宝宝脸都会有点红,口唇变红,最重要的就是舌苔变厚,并且宝宝口腔异味比较大,有些积食的宝宝会出现口腔溃疡。

正常婴儿的舌头是淡红色的,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如下图:

但是如果小宝宝积食了,舌苔就会反应出来问题。如下图:

轻度积食表现

上图中舌头中间部位产生舌苔,而且舌苔变厚,不均匀这样多半就是有些积食了。重度积食表现如下图:

重度积食表现

上图中舌苔变厚变黄,这就是重度积食了,而且是重度积食化热的表现,这样的舌头要么就是已经生病了,要么就是正在要生病的表现。

2.手足:手足心热,指纹青紫

一般积食的宝宝,手脚心都会发热,这个可以理解,指纹青紫可能很多妈妈比较迷茫了。三岁以下小宝宝判断积食的方法可以用指纹青紫来判断,那么这个指纹指的是哪里呢,正常的位置是在虎口到手指这个位置如下图:

正常这条是红色的,很细的一条线,如果积食了,那么就会变青,如果积食化热了,那么这条线就会变紫。

3.腹部:腹胀,腹痛

一般积食的宝宝,肚子是鼓鼓的,如果家长不确定小宝宝的肚子鼓不鼓,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用你的一只手放在孩子得肚子上,另一只手敲刚放的那只手的手指上,然后听声音,如果积食的宝宝,您能听见气体在肚子里的声音。如下图:

4.大便:干,稀,气味大,排气多

有的宝宝积食后会表现的是便秘,排便干,好几天不排便,排便困难。也有的宝宝会拉肚子。但是无论是大便干还是大便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便气味大,有一种伤食的味道。而且积食的宝宝排气多,排气的味道也比较大。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积食信号灯。

5.生活作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精神烦躁,哭闹

积食后的宝宝,会出现不爱吃饭,睡眠不安,满床翻腾的现象。

还有一个特殊的表现,就是宝宝趴着睡觉。有些小宝宝还表现为半夜起来哭闹。

有的宝宝表现为夜里磨牙,有的宝宝夜里说梦话。

以上这些表现都可能是积食造成的。

那么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积食后,就会走入一个治疗积食的误区,如下图:

正确治疗积食的方法有哪些呢: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推拿方法。

清大肠穴位

在宝宝的虎口向指尖方向,如下图

家长给宝宝从虎口向指尖方向推,每个手推下。如下图:

13评论

分享

父母世界05-:28

积食是指宝宝乳食过量,损伤了脾胃,宝宝常有以下表现:

1、宝宝表现为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

2、宝宝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

3、宝宝睡眠不好,很难哄睡着,或是睡着了也不踏实。

4、妈妈和宝宝对话时,会闻到小家伙口中的酸腐味。

5、舌苔变厚,这种情况是非常典型的,就在舌体的中间部分,有硬币大的一块厚舌苔,也有的是整个舌头的舌苔变厚变腻,此时,则要高度怀疑是否积食了

6、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这种情况也要考虑积食的可能。

7、饭后肚子胀痛,腹泻,积食的孩子,吃饭后会肚子胀满、不消化,然后会喊肚子痛,而这种腹痛泻后会轻松些,然后过一会儿,再痛,再泻,如此反复。

宝宝积食怎么办

1、给宝宝喂些山楂水:妈妈可将山楂洗干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熟,之后根据宝宝口味加些冰糖给宝宝适量服用。

2、给宝宝做些山药粥:山药有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的作用,对调节宝宝积食十分有益。

3、给宝宝做些白萝卜粥:白萝卜有顺气,健胃的作用。对调节小儿消化不良,腹胀特别有疗效。妈妈给宝宝准备辅食时,不妨给宝宝准备一些白萝卜粥。

4、给宝宝捏脊:妈妈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几次即可,

5、给宝宝按摩腹部:妈妈可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宝慢慢按摩腹部数十下,最好早晚各做一次。

更多专家说、明星家、海外育儿   怎么辨别小孩子积食

积食是指宝宝乳食过量,损伤了脾胃,宝宝常有以下表现:

1、宝宝表现为厌食,对食物不感兴趣,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

2、宝宝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腹胀、大便干燥或腹泻。

3、宝宝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

4、宝宝睡眠不好,很难哄睡着,或是睡着了也不踏实。

5、妈妈和宝宝对话时,会闻到小家伙口中的酸腐味。

  宝宝积食怎么办

1、给宝宝喂些山楂水:妈妈可将山楂洗干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熟,之后根据宝宝口味加些冰糖给宝宝适量服用。

2、给宝宝做些山药粥:山药有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的作用,对调节宝宝积食十分有益。

3、给宝宝做些白萝卜粥:白萝卜有顺气,健胃的作用。对调节小儿消化不良,腹胀特别有疗效。妈妈给宝宝准备辅食时,不妨给宝宝准备一些白萝卜粥。

4、给宝宝捏脊:妈妈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几次即可。

5、给宝宝按摩腹部:妈妈可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宝慢慢按摩腹部数十下,最好早晚各做一次。

评论

分享

静-:10

6赞

积食其实就是孩子吃多了脾胃消化不了。1.看舌苔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2.从孩子嘴里的气味判断敏感的父母会闻到孩子嘴里有异味,这是胃气不降导致的。3.看孩子的胃口有的宝宝一点东西都不想吃;还有的一直吃还不胖,吃了就拉。积食除了以上症状还会出现嗳气,严重的还会呕吐,发烧,大便有酸臭味。

评论

分享

wangruoxian06-:27

1赞

小儿积食多是由于饮食不节制引起的,喂的太多,总怕孩子吃不饱,或者经常吃零食又不活动。积食最易生热,气机郁滞。肚子经常咕噜咕噜叫,摸着有散块,敲敲发出嘣嘣的声音,有时候会发生呕吐,积食的孩子一般在排便后肚子会感觉舒服些,还有个表现就是舌苔厚。小儿积食很容易治疗,除了减少饮食外,还可以让孩子多运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积食效果很好,可以试试。

评论

分享

邻里之间05-:34

7赞

宝宝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同时,还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看我5.10发的宝宝有关积食和消食的文章!

评论

分享

一休哥的歌04-:10

10赞

我不会分辨是否积食,我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非要说的话,顾名思义,积食就是吃太多了不消化。为什么会吃太多,是因为照养人是在按自己的意愿喂孩子,不管孩子是否吃饱,只一味地让孩子吃。

如果家长能让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这顿吃多了下顿吃少些,这顿蔬菜吃得多下顿主食吃得多再下顿肉类吃得多,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估计就没积食什么事儿了。

评论

分享

早教到家05-:29

45赞

宝宝积食的原因

宝宝积食在以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多因吃东西不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难以消化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损伤脾胃形成的。

宝宝积食的症状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宝宝积食怎么办

1、中医疗法

捏脊: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见图下①),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下。

揉板门: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见下图②),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2、家庭护理

吃点山楂当零食:适当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消油腻,化内积,敛阴开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但山楂片含有较多的糖分,不能长期和过量食用。

揉脐摩腹助消化:宝宝平躺在床上,家长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脐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宝宝的腹部,动作轻柔地做圆周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宝宝消化。

3、饮食调理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4、医生治疗

一旦宝宝的症状没缓解或有低烧时,要考虑用消食药了。

1、大便干者:适合肥儿丸等,烂积丸等,帮助消积、化滞。

2、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适合健儿清解液、宝宝清热宁等,帮助消积、清热。

3、咳嗽者:适用宝宝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4、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

宝宝积食食疗方

1、喝健脾汤水。妈咪可经常选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药材煲汤或煲粥给宝宝食用:白术、土茯苓、云苓、茨实、淮山(干品)、太子参、元肉、红枣、虫草花、五指毛桃。

注意:以上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为10克,每次选用1-2种,加上鱼或鸡、猪骨、鹌鹑煲汤或煲粥均可。在高温多雨的天气里,宝宝容易暑湿相夹,则可多选用炒扁豆煲汤。

2、常喝谷芽麦芽水

谷芽麦芽水作为日常饮料是个不错的办法。以谷芽、麦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谷芽、麦芽(中药店可以购买)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药,有生发胃气,消食导滞的功效,且谷、麦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气味清淡宜人。

3、山药、莲子多入粥

山药能健脾补肺,莲子味甘甜,有补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作用。取山药、莲肉各10克,先行浸泡,克粳米洗净后用油、盐腌好,上述三味以慢火熬成粥后调味食用。

4、调味作料巧用陈皮

陈皮对治疗脾胃气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有较好的疗效,家长在烹饪时巧用陈皮不但除腥提味,而且能理气调中,健脾导滞,可起到很好的食疗作用。譬如,陈皮焖鸭、陈皮蒸鱼、陈皮香鸡、红烧陈皮骨等都加入了陈皮作为制作原料。

如何预防宝宝积食

1、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2、七分饱,益健康

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宝宝的身体。

3、三餐定量

给宝宝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4、晚上不要吃得太饱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5、睡醒1小时不进食

早上或中午宝宝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6、哺乳妈妈进食要注意

对于处在吃奶期的婴幼儿的妈妈来说,也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评论

分享

妖妖-:06

29赞

请问,积食是什么鬼?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诊断积食,但积食诊断的标准是什么,却没有一个中医能说明确,如果孩子不吃东西、呕吐、肚子胀、腹泻、发烧都诊断为积食,那真的每个孩子积食过,而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不吃东西有可能是病了,但更多的可能是家长对孩子进食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总担心孩子没吃饱,输在起跑线上,忍不住强迫孩子进食,导致孩子对吃东西感到厌烦和恐惧。本来是家长自己的问题,却说孩子积食了。孩子

呕吐

的原因就更多了,新生儿及婴儿本身因为胃的位置偏水平位,食道下端的肌肉也比较松弛,所以容易返流,出现吐奶。当然胃肠炎、肠套叠、疝气卡住了、肠梗阻、一些全身性的感染、大脑的问题等等,也都有可能会引起呕吐。

至于肚子胀,刚吃完东西,消化道里增加里那面多食物和消化液和吞咽进去的气体,肚子胀一点是很自然的事。吃了变质、污染的东西,引起急性胃肠炎,肠蠕动异常也可能导致肚子胀。一些孩子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能出现肚子胀。还有一些先天性疾病,比如

巨结肠

、肾积水,甚至一些肚子里的良性、恶性肿瘤都可能表现为肚子胀。

腹泻

更是儿童的常见病,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细菌、寄生虫、食物中毒等都可以引起腹泻。而

发烧

的原因就更多了,各种感染,炎症,肿瘤,代谢免疫问题都可能引起发烧。

咳嗽

主要是呼吸道或喉咙受刺激后引发的一个保护性反射,和吃多了东西更扯不上关系。

孩子吃了不能消化的东西,比如乳糖酶缺乏的孩子吃了含乳糖的食物,乳糖在小肠里消化不掉,然后进入里大肠,然后被细菌降解了,产生很多气体,同时乳糖和代谢物增加了大肠里的渗透压,导致大肠里的液体增多,从而导致肚子胀气,腹泻,腹痛这些症状。

孩子吃了能消化的东西,但如果吃的太多了,超过了胃和小肠的消化能力,然后部分食物被肠道里的细菌酵解,会产生和乳糖不耐受类似的过程,同样会出现腹泻、腹胀这些症状。同样,孩子如果对食物里的某种成分过敏,吃进去后引发里过敏反应,导致皮疹、腹泻、腹痛、呕吐等。

孩子肚子胀、呕吐、腹泻、

肚子痛

这些症状的原因很多,这些原因大多有据可循。比如返流引起的呕吐可以做造影下看到胃液返入食道,肠套叠可以摸到包块,超声可以看到套叠的肠子,疝气可以摸到卡住的肠子,肠梗阻可以拍片子看到,巨结肠造影也可以看到肠子的改变,感染和炎症可以培养细菌或病毒或者验血看指标的变化,肿瘤也可以做检查看到。

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饮食不当也可以通过去乳糖食物、避免进食特定食物、过敏原测试、控制进食量等方法来确定原因。当然医学也有局限,也有些问题目前还难以明确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但现代医学的诊断有规范的标准。

但积食呢?有哪个中医能说出积食明确的诊断标准来吗?照中医的藏象学说,脾不是真实的脾脏,而是他们的一个概念(可自行搜索了解“藏象学说”),看不到也摸不到,X线、超声波什么都看不到它,没有一个中医能说清楚中医里的脾在身体的哪个部位,边界在哪,但却说它存在,有运化能力,通过经络和胃构成表里关系,脾胃出问题会导致积食,而经络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和说屋里有鬼会影响你睡觉有什么区别?

以上摘自裴洪岗医生的科普文再说积食

1评论

分享

寶-:25

24赞

怎样分辨宝宝积食:宝宝积食很多都会腹泻,泄下不消化的食物,食欲下降,也有的会口臭,便秘,舌苔厚,小儿为重阳之体,食积在体内也易化火,出现内热的征兆。可以采取小儿摩腹,1.顺时针在脐周做旋转按摩,2.分推腹阴阳,在两侧肋骨下缘由中间向两边用大摩指指腹分推。3.推七节骨,具体手法可以百度,这里就不赘述了,希望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评论

分享

天津桐竹麻麻12-:09

21赞

1、口气臭秽

如果感觉孩子口中味道最近变得非常大,则比较有可能是积食。情况严重的孩子还有呕吐的情况,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这种情况,要考虑积食的可能。

2、大便比较臭

古人说“臭如败卵”,也就是说,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这种情况也要考虑积食的可能。

3、大便的频次、质量改变

有积食的孩子,大便的频次会改变,会次数更多,但是每次粘腻不爽,味道很臭,甚至会腹泻。而大便的臭味,在开始几天会比较严重,然后会慢慢变得清稀,味道变成淡淡的腥臭。这种孩子还会肚子胀满,不断咕咕作响,如同有气在串,同时会不断排气放屁,味道也会比较大。

4、舌苔会变厚

这种情况是非常典型的,就在舌体的中间部分,有硬币大的一块厚舌苔,也有的是整个舌头的舌苔变厚变腻,此时,则要高度怀疑是否积食了。

很多家长会问:该怎么观察舌苔呢?其实,最好在动态的过程中观察舌苔,比如家长可以经常看孩子的舌苔,对孩子平时的状态就有一个了解,可是最近几天发现孩子的舌苔突然比平时厚了,这种变化就非常有诊断意义了,而且这种观察医生是看不到的,家长更有优势。

5、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

有的孩子积食,食物积滞化热,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像涂了口红,此时要怀疑积食化热了。而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唇色的变化,最有意义,这种变化也只有家长才能观察到。

6、脸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

孩子积食后脸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这种发红,往往是比较凝聚的一块,往往是在右侧的颧骨部,有的家长会觉得是孩子自己挠的,其实这往往是积食导致的问题。

中医认为人的脸对应身体整体,左侧主升,右侧主降,如果肺胃不降,则右侧容易出现问题,其实孩子为什么会挠这里?也很可能是这里感觉不舒服,但是即使不挠,这里也会出现颜色上的差异。

7、食欲紊乱

孩子刚开始积食,往往是吃不下食物,胃口不佳。但是如果积食时间长了,胃中有热,则可能会总觉得肚子饿,但是吃完了肚子又胀,很快又会泻出去。

8、晚上睡觉不踏实

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爱翻来滚去,身体扭来扭去,比较小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还哭闹,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9、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

吃肉多导致积食的孩子,只要感冒,立刻会引起咽喉部的感染,各种扁桃体肿痛。这是中焦阻滞,肺胃不降,郁热在上焦的缘故。

10、饭后肚子胀痛、腹泻

积食的孩子,吃饭后会肚子胀满、不消化,然后会喊肚子痛,而这种腹痛泻后会轻松些,然后过一会儿,再痛,再泻,如此反复。

1评论

分享

萌娃派商城03-:56

11赞

建议我想说这个是家长很难辨证的,比如积食或攒肚是中医的概念,以此对于此类的诊断或者治疗,不要在网络上自学,应该带宝宝看中医,就不要按照西医的套路治疗了咯。

就像攒肚和便秘一样,是中西医不同的概念咯,家长在区别的过程中是有困难的喔,一些孩子连续三四天、五六天、甚至七八天不大便,但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睡觉也好,这就是俗称的“攒肚”。

参考孩子在出生一个月后,脾胃功能逐渐强化,对母乳消化吸收的能力逐渐增强。母乳有70%-80%是水分,其余是蛋白和其他成分组成。孩子对水分和营养成分进一步消化后,食物残渣就很少了,那么排泄的废物就很少,这其间孩子的肠道进一步扩充,就会没有大便排出。

如何判断孩子是攒肚还是便秘,有三点:看孩子精神好不好;看孩子吃饭好不好;看孩子肚子有无腹胀:用食指、中指在肚脐周围一圈点压、按摩,看肚子有无腹胀,有无坚硬的粪便、结块,如果这些都没有,并且还能放屁,说明胃肠道通畅,里面没有食物残渣的堆积,这时就考虑攒肚的情况,无需治疗。

最后最医院就诊咯,以上内容只是想让辣妈们明白是什么道理就行了,医院就诊为妙。

评论

分享

阳光的紫色树04-:58

5赞

1.从舌苔上看

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厚的圆圈

2.从孩子的嘴里的气味来判断

孩子积食了,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

3.除了以上表现,有的还会嗳气,严重的会呕吐,还有的孩子会出现大便味道特别臭的情况,有酸腐的味道.

出现积食不严重的可以自己调理,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熬水给孩子喝即可。

福妈家政生活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zgjbtw/410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