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利他厚德
吴道子道医堂
笔记要领痰浊壅肺
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状,喘促气急,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肺虚脾弱,痰浊内生,上逆干肺则咳嗽,痰多色白粘腻,痰从寒化而成饮,则痰呈泡沫状。肺气虚弱复加气因痰阻,故喘促气急,稍劳即著。肺虚卫外不固则怕风易汗。脾虚气弱,健运失常,故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浊腻,脉小滑为肺脾气虚,痰浊内蕴之候。
痰热郁肺
咳嗽,咯痰色黄粘稠,咯吐不爽,喘息气粗,胸部胀满,烦躁,口渴欲饮,身热微恶寒,溲黄便干,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痰浊内郁化热,痰热壅肺故痰黄粘,咯吐不爽,肺内蕴热,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喘息气粗,胸部胀满烦躁,溲黄便干。热伤津液不能上承则口渴欲饮。复感风热之邪,故见发热恶寒等表征。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数或滑数为痰热内郁之象。
肺肾气虚
喘促日久,倚息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声低气怯,气不得续,动则喘促更甚,胸闷,心悸,咳嗽,痰多清稀或白如沫,形寒肢冷,夜尿多,重者面青唇暗,舌淡或紫暗,苔白,脉沉细数无力或结代。
久病肺肾两虚,不能主气,纳气故倚息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声低气怯,气不得续。劳则伤气,故动则喘促更甚。寒饮伏肺,肾虚水泛则痰多清稀或白如沫。肾阳虚,形体失于温养则形寒肢冷,不能蒸化水液,故夜尿增多。肺病及心、心气虚弱则心悸。肺失治节,不能助心运行血脉,血行瘀滞则面青,唇紫舌暗。阴盛阳衰,搏血无力,遂勉力亢奋而为之乃呈数象,脉虽数但沉细无力。
药灸治疗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在中医学中,属“咳喘”、“肺胀”、“喘息”等病症范畴。认为肺虚外卫不固,外邪六淫入侵,先犯于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为咳,升降失常为喘,诱使本病发生。久则肺虚致主气功能失常。中医药灸治疗以扶正祛邪,补益肾肺为主,逐渐提高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从而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药灸穴位为:肺俞大椎关元中脘
肺部治疗↑↑↑
肺部治疗↑↑↑
可药灸对准大椎穴和肺俞;再上下各一施灸于中脘、关元穴两个穴位。初期,药灸一周休息1天,每天一次,每次每个穴位药灸30分钟。好转后,可以一周药灸3-5次,每次每穴30分钟。
您的健康管理选择:吴道子·道医堂
↑↑↑吴道子道医堂创始人吴德春道长
↑↑↑吴道子道医堂技术总监何超先生与段光平大医合影
癌症治疗、干预,重大疾病,慢性病治疗为主,以及各种亚健康调理,康复理疗。
宗旨:救人命,救人性!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