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发现,拉筋对长跑项目并无预防受伤的作用,而运动医学专家进一步指出,一些不公道的拉筋动作可造成关节磨损、脱位,甚至产生血栓而导致猝死。
●拉筋是重要的预备运动,但美国研究发现拉筋对长跑无益
●瑜伽可造成关节脱位、软骨磨损、椎间盘突出、动脉撕裂
●长时间双盘轻易令下肢深静脉栓塞,血栓脱落可发生猝死
拉筋、拍打的锻炼方式目前很受人们的欢迎,不仅是体育运动的热身预备,还衍化成专门的健身法门,例如瑜伽、双盘等。然而有研究发现,拉筋对长跑项目并无预防受伤的作用,而运动医学专家进一步指出,一些不公道的拉筋动作可造成关节磨损、脱位,甚至产生血栓而导致猝死。
研究:长跑前拉筋或没用
在进行运动之前的预备运动中,拉伸肢体是必不可少的动作。然而在长跑这个项目上,拉筋对预防受伤的作用存在热议。跑步前拉伸股四头肌、膝后腘绳肌腱、小腿、跟腱3~5分钟的人与没有拉的人相比,受伤的机会没什么差别,均为16%,但原来跑步前有拉筋习惯的人若改成不拉,跑步受伤机会暴增40%,而原来不拉的人忽然改成拉,受伤机会暴增30%。此外,受伤者的风险因素还有旧伤和肥胖。跑步受的伤有腹股沟拉伤,以及足部、踝部、膝部损伤,但拉不拉筋对受伤种类没什么影响。
在运动前后进行拉筋是有好处的。平时身体活动的幅度不大,但进行比赛等剧烈运动时幅度会变得很大,特别是球类、体操等项目。尽量拉伸肩膀等关节,以及拉下肢的腘绳肌、腓肠肌等,可保持各关节具有最大的运动范围,运动时就不轻易损伤。他举例说,刘翔在跨栏比赛前要拉伸一两个小时,赛后也要拉。长跑的运动幅度不大,但小腿和跟腱轻易由于长期受力不均匀而产生慢性劳损,例如跟腱炎,已有劳损者再拉筋可能造成伤害。
近年来兴起“拉筋拍打健身”,支持者鼓吹此法能医百病。拉筋顶多算一种基本运动,例如肩周炎(俗称“冰冻肩”、“五十肩”等)的患者关节很紧,适当拉开可以保持运动幅度,进行拉筋也没有害处,但要说这些动作能医百病就是吹牛了。
瑜伽:磨损关节软骨
拉筋做得最多的莫过于瑜伽。国外有人报告瑜伽拉伸可造成颈动脉撕裂、脊柱椎间盘突出、肩袖损伤、神经节囊肿、脊柱压缩、椎动脉壁剥离、颈部过伸等。无论是瑜伽的菜鸟还是老手,都会碰到受伤。广告说瑜伽是无害的,但一不小心就会受伤。
假如瑜伽追求达到高难度的动作,超出了关节的生理承受的范围,相当于玩杂技,就会有害,可能导致关节半脱位甚至滑脱,关节囊过度松弛,反复做瑜伽动作还可造成关节软骨磨损。
双盘:当心发生血栓猝死
不少人热衷于“双盘修炼”,即长时间保持两个下肢盘腿坐的姿势。一般人练一会双盘就会酸痛难忍,但长期坚持下往者可以拉松下盘筋骨,据说会“把经络全部打开”、“肾气充足”、“百病不生”。王文不主张长时间盘腿,由于生命在于运动,这样静坐是没有意义的,而盘腿不是正常的功能位,关节受力不均匀令膝盖内侧磨损加大,还可引起关节僵硬疼痛。他特别反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家练双盘,由于他们的血管中血流本来就慢,血管壁弹性又差,轻易造成下肢深静脉栓塞,血栓脱落跑到心脏、大脑可发生猝死;还有的人由于糖尿病等形成了血管粥样硬化,双盘时可诱发严重的动脉闭塞。
建议站着“打坐”对身心更有好处:踮起脚尖,大腿肌肉收缩以提起波罗盖,挺胸收下腹,尽力坚持一段时间放下来,这样练习的好处是令小腿、大腿、下腰部肌肉都有收缩,对腰腿痛和膝关节痛的患者都有好处。
随着秋冬季的来临,午休时间也相对延长,如何利用好午饭后这一段时间,做些有利于身心的舒缓运动,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消化,还可以改善午睡状况,坚持下来,还能让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
午后是最佳运动时间
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吃过午饭应该午睡一会儿。其实,在午后的2点到4点,人体运动能力达到高峰。而且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风力较小,是锻炼的最佳时间段。最好午饭后1小时再锻炼,否则会影响肠胃消化功能。
推荐一些办公室“微运动”,省时有效:
1、超级有效的解乏方法——延展你的身体
双手背在后面,两手抓紧,头向后仰,同时双手努力向后,做出小飞燕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但有健身的效果,还能运动你的双肩,解除困乏!
2、利用自己的自力来锻炼。
地球引力无处不在,可以用来健身。自身的重量带来的阻力,能随时随地进行肌肉锻炼。比如,俯卧撑、门框当单杠做拉伸、工作间多走动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3、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的几种非常简单的方法
头部和肩部运动,不仅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保持健美姿态,而且还是防止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头侧屈、头俯仰、头绕环、肩耸动这样连续5次为一组,一天最好每一个半小时一次。
这些都是相对静态的运动和健身,这样的方式简单、可操作性强。简简单单就能得到更多的精力和更健康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4、经常走动。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发现,身体对同一坐姿的可承受时限为20分钟,之后就会产生不适感。建议每隔15分钟,站立、拉伸或走动一下,至少30秒应改变一次坐姿。
5、经常远眺和眨眼。
为了防止眼睛干涩和疲劳,眼睛焦距应经常变换,眺望远处或经常眨眼,都有助于保持眼睛湿润。
运动后也还有这些注意事项:
1、不蹲坐休息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该情况多见于那些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如长跑。正确的做法是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多做一些放松、整理活动,如慢行,舒腿等。
2、不在大汗淋漓时洗冷水浴(或游泳)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体内热量大量散发。此时若遇冷水则导致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易使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3、不“省略”整理活动每次运动后感觉心力俱乏时,应适宜的放松,如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等,会有助于消除肌肉的疲劳,快速恢复体力。
4、不贪吃冷饮运动时会损失大量热量,急需补充无可非议。但运动后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泻、呕吐、并易诱发胃肠道疾病。
5、不立即吃饭在运动时,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也大为减少,若在运动后不经休息立即吃饭,就容易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的紊乱和功能性失调,易得病。
6、不吸烟运动时人的呼吸加速,机体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摄入量。如果运动后立即吸烟,将会使肺内含氧量减少,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头昏、乏力等现象。
7、不宜骤降体温如果室外温度较高,运动后会感到燥热难耐,倘若此时立即走进空调房间或风口纳凉小憩,会打破正常的生理调节机能,使生理功能失调,易得感冒、腹泻、哮喘、风寒痹痛等疾病。
合理的锻炼,可增加腰背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治疗腰肌劳损的目的。
1、患者自然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各持一装满水的瓶子(以矿泉水瓶大小为宜)自然垂于身体两侧。身体保持挺直并收腹慢慢向下,瓶子贴于腿部两侧自然向下。当身体和腿部呈90°角时,慢慢将身体抬起至自然站立状态。重复以上动作20~30次,每天可做3~4回。
2、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并自然放平,上身保持挺直收腹状态,双臂张开并将双手轻抚脑后。头和身体保持直线并缓缓向下弯,当身体接近腿部时再缓缓向上抬起,直至身体和双腿呈90°角。重复以上动作20~30次,每天可做4~5回。
3、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并平放保持不动,身体挺直并慢慢向左侧或右侧旋转,旋转至身体完全朝向左侧或右侧。一手放于腿部,另一手扶住椅背,保持此动作30~40秒。然后还原,并重复旋转至另一侧。
4、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稍向前伸,使腿部保持略微弯曲。上身向下弯曲并靠近腿部,双手向前扶住双腿。保持此动作30~40秒后伸直腰部,可重复做3~4次。
很多中老年朋友一旦患上膝关节炎就不爱运动,他们认为越是运动越会加剧膝关节炎的疼痛。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常做以下几个小动作有利于膝关节炎的康复。
一是平地走。
可在平坦的路上进行,腿要缓抬轻放,尽量伸屈,同时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加重损伤。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钟以内,每日进行30~60分钟。
二是在游泳池里行走。
这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在水里关节的负重会减轻,膝关节可以得到很大程度地屈伸,同时还能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以水中大步行走为主,中间可穿插小步走进行调整,水深界于腰以上胸部以下为宜,行走时可展开双臂,保持身体平衡。行走时间每次30分钟。
三是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是一项关节不会负重的运动,对于关节功能的保持、恢复、锻炼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同时可以刺激软骨自身代谢,但膝关节炎的患者们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
此外,仰卧直腿抬高也是一项不错的锻炼方式。仰卧床上,单腿绷直,上抬30度左右,初做时可保持1~3分钟,两腿交替运动,练习一段时间后,随后也可练习用脚挑起一个枕头,增加力量,每天2~3次。
综上所述,膝关节炎患者还是要多多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软骨的弹性。日常生活多注意饮食,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膝关节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