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豫合作·北京专家在郑州52
10岁的洁琳(化名)是一名髌骨脱位患儿。
在体育课上,不经意的一个转体动作让她疼痛难忍。医院确诊为髌骨脱位,在医生的建议医院。
在这里,她医院专家、医院骨科特聘主任朱丹江。
经过朱丹江及骨科团队的细心诊治,洁琳慢慢可以下地行走了。洁琳妈妈欣喜地说:“能够遇到朱大夫是我全家的幸运,北京专家太牛了!”
髌骨脱位
髌骨脱位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髌骨脱位常自行复位,易被患者当做普通的膝关节扭伤,导致不能及时就诊,从而延误病情,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生活及运动,而且可能造成无法治愈的膝关节软骨损伤。
髌骨脱位是髌股关节在运动过程中,髌骨关节面与股骨滑车关节面出现移位,完全或不完全失去接触,称为髌骨脱位。多见于青少年,也可见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异常人群。成人和儿童所有膝关节损伤中的急性髌骨脱位占2%~3%(每10万人中有6~77人)。
年12月,医院骨科迎来了特聘主任、医院骨科专家副主任医师朱丹江。
身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朱丹江对乡亲父老饱有深厚的情义。入驻儿医骨科3个多月,朱丹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天早上7:20,骨科团队便开启学习模式,此时朱丹江会和骨科主任孙克明一起带领全科医护,进行专科查房或病例分析。他通过不同方式,让大家直观地认识到骨科疑难、前沿病例的诊治,强化了科室的专科水平,培养了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帮助科室快速成长。
骨科的手术台是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的“战场”。胜任这样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和认真刻苦的技能训练。对每一例病例,朱丹江都要充分评估,反复读片,明确方案。遇到复杂疑难手术,他总像解数学题似的设计方案,找寻效果最好的方式。术后,他还常常分享个人见解,与科室人员一同交流学习。
朱丹江非常重视科研能力的提升。他鼓励全科人员,尤其是青年骨干们抽出时间,积极查阅高质量科研文献、撰写论文,并毫无保留地传授个人经验,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学术型临床医师队伍。
借助河南儿科医疗联盟这一平台,他跟随医院义诊、查房,让优质医疗资源得以下沉,令更多患儿得到帮助。
在“双主任”制管理模式下,数十位北京儿科专家来到河南传授“内功”、医院“内力”,为医院建设高水平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注入源源能量。
专家介绍
朱丹江,博士,副主任医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长学制,毕业后于医院骨科工作近10年。擅长儿童四肢骨折及运动损伤等疾病诊疗,参与编纂、翻译专业书籍十余本,发表SCI及核心期刊10余篇。以课题骨干身份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研究“高强度矿化胶原仿生骨修复儿童节段性长骨缺损的临床研究,以课题成员的身份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研究"出生缺陷组织器官再生修复产品的研发项目神经管畸形再生修复产品研发项目",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及良好的科研素质。
骨科岳凌清/文宣传科武豪/编辑谢梦莹/版往期回顾
7岁男孩的肺突然变“白”,老母亲急得直哭
“世界孤独症日”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我爱的宝贝不孤单
2岁男孩不慎从窗台坠落,20厘米的铅笔插入孩子臀部!
河南儿科24小时服务热线
拨打可提供健康咨询、健康宣教、慢病管理、双向转诊、急救电话、用药咨询、预约检查。
点开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