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杨唐柱
医院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康复医学主治医师。武汉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在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康复评估、诊断、治疗上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
中风后康复常见的误区
误区1:
不用做康复治疗
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
治疗中风偏瘫、不会说话、不能吃饭的最好办法就是打针吃药,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基本上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对脑梗患者来说,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脑细胞持续缺血超过6小时,就可能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救活这些脑细胞。而康复治疗,是改善偏瘫后功能障碍的最有效办法之一。一切让患者减轻、弥补、纠正脑卒中损伤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都是康复。这在临床上是经过证实的,也是国际公认的康复概念。
中国的康复医学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社区康复中心,医院没有康复科。普通老百姓没有康复概念,就造成了中风后不去康复训练,而是一味的打针吃药。
误区2:
康复治疗很简单
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
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再由康复治疗按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比如: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
但是,如果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肢体反复练习抓握,则会加重患侧的屈曲痉挛模式,导致手指伸展困难,反而阻碍手功能的恢复。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训练导致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误区3:
康复治疗等后遗症期才开始
好多患者及家属都认为:康复治疗要到后遗症期才能开始进行,要等得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
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可在病后7~14天开始进行。年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建议: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在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脑卒中轻度到中度的患者,在发病24小时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
误区4:
下地越早,恢复越快
正常人步行是双下肢关节按照一定的规律协调地顺序伸展、屈曲,交替完成支撑身体和迈步的动作。偏瘫患者如未经正规的康复训练而急于开始步行练习,则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误用综合征表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不当训练加重了负责下肢各关节伸展的肌肉痉挛,使得关节屈曲动作难以完成。如能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增加髋关节的屈曲;在患者肢体运动协调基础上再进行步态训练,则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异常步态,提高步行效率。
误区5:
康复是医生的事,与家属关系不大
不少患者家属认为自己非专业人士,康复治疗交给医生即可。实际上,家庭的温馨、家人的亲情以及督促训练是患者战胜残疾最有力的支持。
湖北之声
《健康合伙人》节目
首播时间:11:00——12:00
重播时间:20:00——21:00
次日凌晨4:00——5:00
欢迎加入《健康合伙人》听友群
编辑:叶静审核:李军震、马林监制:洪燕、简然、徐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