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我也是!只是,我的缺陷似乎比一般人要大得多。
上帝刚刚睡醒,迷迷糊糊中,随手拿起一个苹果,连咬了两口之后把它丢到了一边。于是这个苹果翻翻滚滚,在一九九零年年初,裹着雪花砸到了人间造就了一个万分不幸却又万分幸运的我。
“先天性小儿脑瘫!”医生的一纸诊断将我推到了与常人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轨道上。我曾在一本医学书籍上看到这样一段描述:新生儿中脑瘫发病率约为千分之四,脑瘫患儿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智力正常。智力正常的脑瘫儿,有百分之六十可以从事适合他们的工作。
我就是那最后百分之六十“幸运儿”其中的一个。也许,得到这份“幸运”的同时冥冥之中,就像小人鱼用声音与巫婆做交换那样要承受时时相伴的痛。
因为双腿痉挛不得不接受双下肢矫形手术,而在小学二年级时休学。右腿髋关节脱位急剧加重,右腿短了5.5公分!髋关节复位手术后一年又经历了一次钢板取出手术,术后不41天不慎骨折。痛像潮水般涌来,退去,又涌来!
床头上的钟表滴答,滴答,小小的房间就是我的整个世界。窗外落叶经过几个轮回。当初的休学终变成了辍学,再无缘踏进校门半步!!!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
如果,我注定不能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那我为什么不能用文字来续写我的另一种美丽人生呢?
没错,新的选择也意味着有新的困难再等着我。对于一个连小学二年级都没有读完的我来说,码字简直就是一项浩大而又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工程。可是除了码字,我还能做什么呢?最起码在这些文字当中,我还能编织一个个的梦,让梦想中的宝贝们无忧无虑,无惊无惧地生活在梦的世界里。
现实就是这样没有半点掩饰地摆在我面前;我的每次投稿都如同石沉大海般得不到回应。“难道,我刚刚燃起的一点点希望真的要想小人鱼一样在海中化为泡沫吗??”我依然坚持每天对着屏幕敲击键盘,这时候,就连一向支持我的家人们也觉得我上痴人说梦罢了,但我告诉自己要坚持,坚持写自己的书给有缘能看到它的孩子们,也给我自己。
经过四年的练笔磨砺,年4月,我的第一篇童话终于发表了。此后,儿童诗、童话、幼儿故事脚本、儿歌等作品陆续在各种读物上出现,我的梦终于有了颜色,有了阳光。
年5月,我以公开发表数百余作品的成绩,成为了大庆市作家协会最小的儿童文学会员。
年4月,我出版了第一本书《名牌小学入学必备?语言表达》,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这对于连小学毕业照都没有的我来说,省作协会员证承载着梦想的重量。那是一本写给学前小朋友的书,其实也是我自己在家自学的写照,仿佛我可以距离离别已久的学校更近一些。
在不断的创作中,我渐渐迷上了儿歌,创作儿歌三字一句七字一段,朗朗上口简单明快,却能和童话一样带给小朋友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儿歌可以帮我并不灵活的手指减轻许多我敲击输入的压力。人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日积月累我终于等到了属于我的机会。
年6月初,东北也到了炎热的盛夏。一切与高考与大学有关的话题也变得火热!!!
“张超的快递。”
“嗯嗯!是我的。谢谢!”我像往常一样从顺丰快递小哥手中接过快递并签字。
“清华寄来的!!!”
“嗯嗯!是我的。”
快递小哥迟疑了一下,看看我的轮椅,把装着出版合同的文件袋交给我,说了句“好厉害呀!”转身离开。
从我在出版合同签上名字那天之后的一千多个日子里,我构想着用最简单最好玩的字词去建造一所“动物学校”,它们有点古怪有点可爱,并且它们把自己的名字先藏起来,只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只用儿歌向聪明的小宝宝们展示着自己的本领,并且说:快快,你能猜出我是谁吗?
“身上开,黑白花,赶蚊蝇,甩尾巴。挤出牛奶送大家,哞哞,不要客气啦!”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农场动物》牛的尾巴都甩得很厉害的,只有奶牛穿了黑白花的漂亮衣服哦!
“嘴像马,身高大,非洲跑来学画画。黑白颜料全身洒,呜呜,怎么上学呀?”这是非洲来的陆地上的小动物,身上有黑白的斑纹,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
“海中霸,扬浪花,探出头,嘴张大。颗颗尖牙凶巴巴,啊呜!谁要靠近全吞下!”写《水里的动物》鲨鱼的谜语时,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给鲨鱼拔牙的玩具。
嘘,看到这里我要告诉你,我是个胆小的女生,从小到大所有的爬虫都是我的“天敌”,但是《昆虫》里的这些小家伙却总是让我哈哈大笑,如“一身绿衣双刀侠,两把钩子身后挂”的螳螂,“小小虫,亮晶晶,成群结队傍晚行”的萤火虫。当然,给有的小家伙写谜语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身上都是痒痒的。
《鸟儿》们是天生的旅行家,每到秋天望向窗外,我总能看到燕子成群落在高处,它们“春来北方叽叽喳,冬回南方屋檐下”,看着它们我总是无比羡慕。
《水陆两栖的动物》是这所动物学校里本领最强的“同学”啦!它们班里有绿青蛙、灰河马,还有可怕的鳄鱼,却被我写得可怜兮兮:“锥形尖牙惹人怕,咦?它却流泪吧嗒嗒。”哈哈,其实,鳄鱼不是哭泣的泪水,而是排除身体的盐分啊!
别看这6本短短的谜语儿歌书,我却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每次信心满满地交过去,都被编辑无情地打回来:不行,太复杂,句子太长,太拗口!医院排队在想,打针在想,康复训练也在想,当想出一个新句子时兴奋得快要跳起来,虽然,我这辈子是再也别想跳起来了!历经每次修改打磨,仿佛自己也和别人一样高中三年,只为冲刺盛夏,而年盛夏同样是我的高考季!
这个6月,我终于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套动物儿歌《稀奇古怪的动物学校洞洞书》。从小学二年级退学以后,我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清华梦。
文:浩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
浩菲,因身体残疾在家自学,儿童低幼图书原创作者,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小学二年级时因病情加重再未踏进校门。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全国多家儿童低幼类报刊杂志发表童话、儿歌、儿童诗、益智游戏等各类作品余篇。识字儿歌多次刊登在《中国儿童报》,年6月起成为《快乐作文与阅读?注音版》“句子飞啊飞”栏目作者,曾是《蜜蜂报?低幼版》“菲菲字谜”和“菲菲卡片屋”专栏作者。已出版《名牌小学入学必备?语言表达》《MeetAndTry创意绘画变变变》系列图书等。
出版作品
内容简介
到底是谁藏在洞洞里?
读读儿歌猜一猜,
透过洞洞看一看,
观察游戏找一找。
给0-4岁宝宝的动物躲猫猫游戏书!
这套洞洞书共6本,分别是《农场里的动物》《陆地上的动物》《水里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鸟儿》《昆虫》,每本书中都有6种小动物,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认识它们哦!
第一,听听儿歌猜一猜。听妈妈给你读一读简短有趣的四句儿歌,比如它们长什么样?什么样的叫声?喜欢吃什么?在哪里活动?……比如“旺旺,什么人来家里了?”“咩咩,大灰狼来了赶紧逃”,你一下子就能猜出来是什么动物吧!
第二,透过洞洞看一看。如果听了儿歌猜不到也没关系,每首儿歌下面都有一个可爱的圆洞洞,洞洞里会露出这个小动物的一部分身体,比如,这是谁的尾巴呢?谁身上有这样的斑点呢?什么动物身上长这么多小刺呢?想一想,开动脑筋,一定难不倒你哦!
第三,观察游戏找一找。如果你通过儿歌和小洞洞猜出来了这个小动物是谁,恭喜你顺利通过第一关,还有更难的一关观察游戏在等着你!比如,有许多只小狗在一起,但是,哪一只小狗和其他的都不一样呢?哦,原来只有一只小狗身上的斑点不同。好多只奶牛啊,看起来都一样啊?不对,再仔细看,还有一只戴着小铃铛。再翻一页,身上有刺的小动物都是刺猬吗?哦,不对,还有豪猪呢!
第四,动物名称记一记。如果你知道了动物的生活习惯、长相特征,最后再来记住它们的名字吧,不仅是有中文,还有英文哦!小狗Dog,奶牛Cow,山羊Goat,绵羊Sheep,看完这套书,考考你能记住多少种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吧!
编辑推荐
越简单,越好玩,越喜欢!给0-4岁宝宝的第一套躲猫猫游戏书,猜猜我是谁?精装纸板撕不烂,封面内文全部覆膜环保不怕咬,适合亲子互动,二胎共读,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1.安全环保。给婴幼儿的玩具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安全又环保。这套书48开小开本,安全圆角模切,方便携带不会弄伤手。而且从封面到内文,全部环保覆膜,不怕宝宝吃书啃书流口水。
2.学说话,多交流。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这些朗朗上口的四句儿歌,可以当作给宝宝的语言启蒙书,读两遍就能记得住。中英双语的动物名称,给宝宝最早的英语启蒙。
3.干净、清爽的画面,符合婴幼儿的心理认知。本书不是夸张艳丽的色调,也没有夸张卡通的动物形象,而是色彩柔和的马卡龙色,动物更是可爱逼真接近原物,更符合低幼宝宝的心理认知。
3.翻翻、抠抠的精细动作,锻炼宝宝的动手操作能力。当宝宝开始喜欢抓小物品,抠洞洞,那就是到了精细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封面上怪物的大牙齿洞洞,书中小动物身上的圆洞洞,都可以充分调动宝宝的好奇心,翻翻抠抠玩不停。
4.透过洞洞根据动物局部猜一猜,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和相象力。这是谁的尾巴?这是谁的翅膀?谁的嘴巴这么大?给宝宝一点儿思维的空间,他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空间,锻炼思维能力。
5.根据图画找不同、找相同的观察游戏,锻炼宝宝的专注力。“谁与众不同?”“谁藏起来了?”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孩子观察画画,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小动物,或者隐藏其中的小动物,锻炼观察力和专注力。
6.通过数数、分类、比较等图画游戏,开启宝宝的数学启蒙;“谁力气最大?”“谁最胖?”“谁有五个角?”“数一数,有几只?”这些简单有趣的数学小问题,肯定比单纯地教1+1等于几会更让宝宝感兴趣吧!
7.认识小动物。这套书共有6本,每本书介绍了6种小动物,宝宝不知不觉中就会了解这36种小动物的分类、特点、生活习惯等,积累相关的科普知识,厉害吧!而且这些小动物的画风可爱逼真,接近真实的动物原形,不是色彩浓烈夸张的卡通形象,更能真实自然地认知哦!
8.亲子共读,二孩儿互动。对于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陪孩子玩的爸妈们来说,这是绝佳的陪伴书,可以读儿歌,可以玩游戏,几分钟就可以看完一本,而且还可以百看不厌。对于有两个宝宝的家庭来说,更是育儿神器,大宝可以读给二宝听,俩人一起玩,亲密交流互动,一书多用。
妈妈推荐
每天给运宝读好几遍,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绝佳工具书!
——运宝妈(孩子8个月)
孩子百翻不厌,可怜妈妈要读上N多遍!
——一一妈(孩子1岁2个月)
谁说爸爸不会带娃?这套书可谓是爸爸与女儿亲密互动的最佳武器!
——蒙蒙爸(女儿2岁半)
读读,猜猜,抠抠,哥哥陪着妺妺玩得不亦乐乎。
——橙橙和琪琪妈(哥哥7岁,妺妺2岁)
洞洞太吸引孩子了,小手指抠啊抠,咿咿呀呀说呀说,真是既动手、动口又动脑啊!
——可可和可乐妈(姐姐5岁,弟弟2岁)
专家推荐
非常适合新生代父母与宝宝高效亲密地互动。
——《父母世界Parents》主编段金希
帮助家长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此书功不可没。
——“口袋故事”创始人耿人杰
既能发展宝宝的认知,又能享受亲密的育儿时光。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亲子教育专家下沙
把动物的科学知识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传达给他们,对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动物、热爱自然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黄乘明
欢迎各位爱书的朋友
踊跃在文末点赞及留言
我们将不定期选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费赠送一本图书
无论你是否爱过,赞都先点一个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