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师兄箴言
考研能够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努力、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越到后期越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考研有什么了不起,同学们不需要惴惴不安,如临大敌!需要培养自己的平常心,一定要静下心来,能坐得住才能沉淀自己!最后两个多月,是突飞猛进、完成蜕变的黄金时期,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
——丁香园考研教务汪师兄
0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治疗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佳。
1.新生儿期(0~6个月)首选Pavlik吊带;
2.婴儿期(6个月~1.5岁)首选麻醉下闭合复位,石膏或支具固定髋关节于屈髋95°,外展40°~45°位置;
3.1.5岁~6岁,应采取手术切开复位;
4.6岁,常采用放弃复位的姑息手术;
02
脊柱侧凸
治疗目的:①矫正畸形;②获得稳定;③维持平衡;④减缓或阻止进展;
非手术治疗
(1)观察随访:适用于侧凸小于20°的病人;
(2)支具治疗:适应证为生长期儿童20°~40°的柔软性侧凸;
(3)如支具控制无效,侧凸角度超过40°~50°,应行手术治疗;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
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可形成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爪形手);注:尺神经损伤也会导致爪形手;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并发肌红蛋白尿,治疗时应予以足量补液促进排尿,如果筋膜室压力大于30mmHg,应及时行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
比较:ACS诊断:腹内压≥20mmHg伴有与腹腔高压有关的器官功能衰竭!
手术治疗指征:腹内压持续25mmHg且威胁生命时,应施行腹腔开放术!
04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
①骨折端之间有肌肉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②关节内骨折(有效防止创伤性关节炎);
③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
④多处骨折;
⑤四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及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者;
⑥老年人四肢骨折需尽早离床活动;
05
肩关节前脱位
以肩关节前脱位最多见;受伤史+方肩畸形+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
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应首选手法复位(Hippocrates法)加外固定治疗;
06
肱骨近端(外科颈)粉碎性骨折
肱骨近端(外科颈)粉碎性骨折:
严重粉碎性骨折,若病人年龄较大,全身情况很差,可用三角巾悬吊,任其自然愈合;
07
桡骨头半脱位和髋关节后脱位
5岁小儿+被牵拉史+哭闹+肘部疼痛活动受限=桡骨头半脱位;
X线平片常不能发现桡骨头脱位;
不用麻醉即可进行手法复位;
复位成功的标志是有轻微的弹响声,肘关节旋转、屈伸活动正常;复位后不必固定;
髋关节后脱位(最常见)
(1)复位:常用的复位方法为Allis法,即提拉法;
(2)固定、功能锻炼:患肢作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3周
注:Allis征:病儿平卧,屈膝90°,双腿并拢,双侧内踝对齐,两足平放检查台上,病侧膝关节平面低于健侧为阳性(患肢短缩);有助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
08
股骨颈骨折
中老年人+髋部外伤+患肢缩短、屈曲、外旋45°~60°=股骨颈骨折;
中老年人+髋部外伤+髋部肿胀瘀斑明显+患肢缩短、明显外旋可达90°=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
两者鉴别:
一者是看外旋角度;
二者是看髋部肿胀瘀斑:股骨颈骨折髋部肿胀瘀斑少见,股骨转子间骨折转子区肿胀瘀斑可见;
治疗:65岁+股骨颈头下型骨折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09
髌骨骨折
治疗:
1.无移位的髌骨骨折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
2.保持膝关节伸直位,用石膏托或下肢支具固定4~6周,即可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6周后开始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训练;
3.有移位的横形骨折,如果移位在0.5cm以内,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
4.超过0.5cm的分离应手术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早期膝关节活动;
10
胫腓骨骨折
1.单纯胫骨干骨折由于有完整腓骨的支撑,多不发生明显移位,用石膏固定10~12周后可下地活动;
2.单纯腓骨干骨折,若不伴有上、下胫腓联合分离,亦不需特殊治疗;为减少下地活动时疼痛,用石膏固定3~4周;
11
肱骨外上髁炎
肘关节活动一般不受影响;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治疗非手术治疗对绝大多数病人有效;
1.限制以用力握拳、伸腕为主要动作的腕关节活动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注:限制腕关节活动而不是限制肘关节活动,望周知!)
2.封闭疗法在压痛点注射醋酸泼尼松龙,一般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12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避免肌肉萎缩;
1.痛点局限时,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能明显缓解疼痛。
2.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活动以不引起剧痛为限;
(注: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而不是限制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望周知!)
3.对症状持续且重者,以上治疗无效时,在麻醉下采用手法或关节镜下松解粘连,然后再注入类固醇或透明质酸钠,可取得满意疗效;
13
股骨头坏死
Ⅰ期(软骨下溶解期):股骨头外形完整;关节间隙正常;可见弧形透明带,构成“新月征”;
Ⅱ期(股骨头修复期):股骨头外形完整,关节间隙正常;病变周围常见一密度增高的硬化带包绕着病变区;
Ⅲ期(股骨头塌陷期):股骨头失去了圆而光滑的外形,软骨下骨的骨密度增高;关节间隙仍保持正常宽度;Shenton线基本保持连续;
Ⅳ期(股骨头脱位期):股骨头变扁平,关节间隙可以变窄;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Shenton线不连续;
手术疗法关节置换术;尤其适用于IV期(只要是IV期首选关节置换);
14
颈椎病治疗原则
脊髓型颈椎病首选手术治疗,严禁牵引、推拿、按摩;
其他各型首选非手术治疗,可选择牵引、推拿、按摩等;
15
腰椎间盘突出
手术治疗
(1)适应证:
①腰腿痛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②中央型突出有马尾神经综合征,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应按急诊进行手术;
③有明显的神经受累表现者;
16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
①引流脓液,减少脓毒症症状;
②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
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手术;
延迟手术只能达到引流的目的,不能阻止急性骨髓炎向慢性阶段演变;
17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
1.手术指征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流脓者均应手术治疗;
2.手术禁忌证
(1)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清除术,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
(2)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尚未充分生成者,过早取掉大块死骨会造成长段骨缺损,该类病例不宜手术取出死骨,须待包壳生成后再手术;
注意:
急性骨髓炎一个字“引”;慢性骨髓炎一个字“清”;
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我们默认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等而视之,只“引”不“清”;
18
化脓性关节炎
治疗:
1.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
2.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
3.经关节镜治疗;
4.关节腔持续性灌洗适用于表浅的大关节,如膝关节;
5.关节切开引流适用于较深的大关节,如髋关节;
19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VS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与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比较:
鉴别:均好发于儿童,均为化脓性感染;
鉴别点如下:
(1)发生于胫骨上段或股骨下段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变位置深在,表现为局部的深压痛,肿胀不明显;
(2)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病变部位在关节内,病变位置相对较表浅,表现为膝关节痛,肿胀明显;此外,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浮髌试验可阳性;
治疗措施:
(1)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确诊后应立即开始联合足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后48~72h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进行手术(钻孔引流术、开窗减压);
(2)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膝关节炎位置表浅,早期多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或腔内持续引流;髋关节位置深在,穿刺插管难以成功,应及时切开引流;
20
骨巨细胞瘤
中青年(20~40岁,女性多见)+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既痛又肿+局部肿块压之有乒乓球感觉+X线示肥皂泡样改变=骨巨细胞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21
骨肉瘤
青少年+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持续性疼痛(夜间尤重)、关节活动受限、皮温升高、静脉怒张+骨膜反应明显(Codman三角或三角形骨膜反应、日光照射现象)=骨肉瘤(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化疗(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
骨肉瘤肺转移的发生率极高(术前查个胸片?明确有无明显肺转移),手术行同时切除转移灶;
22
尤因肉瘤
治疗对放疗极为敏感,经小剂量照射后,肿瘤可迅速缩小,局部疼痛明显减轻;
但由于尤因肉瘤易早期转移,单纯放疗远期疗效差;化疗也很有效,但预后仍较差;
现采用放疗加化疗和手术(保肢或截肢)的综合治疗;
23
髋关节结核
治疗:
1.单纯滑膜结核可关节内注射抗结核药物;
2.单纯骨结核,应及早实行病灶清除术;
3.早期全关节结核,应及时进行病灶清除手术;
24
膝关节结核
治疗:
1.全身治疗膝关节是表浅关节,容易早期发现病变;
单纯滑膜结核应用全身抗结核药治疗,80%左右的病例可以治愈,并保留正常或近乎正常的关节功能;
2.非手术治疗
(1)关节腔穿刺注药;因为抗结核药物足以控制病情,故不主张对早期膝关节结核病例施行滑膜切除术;
3.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15岁以下的病人只作病灶清除术;
15岁以上关节破坏严重并有畸形者,在病灶清除后,同时行膝关节加压融合术;
局部制动十分重要,无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固定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
国庆7天,让我们一起来攻克西综考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