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茎。
2相关名大贝、大贝母、浙贝、珠贝、元宝贝、板贝、象贝、象贝母、象山贝母。
3产地主产于浙江宁波地区。江苏、安徽、湖南亦产。多系栽培。
4采收加工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锻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鱗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5性状鉴别大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鱗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珠贝
为完整的鱗茎,呈扁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鱗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
浙贝片
为鱗茎外层的单瓣鱗叶切成的片。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cm,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6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7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入肺、心经,为清热开泄之品。功似川贝母而长于清泄热邪、开郁散结,多用于痰热、风热咳嗽及瘰疬疮肿等。
8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9功效助记浙贝母:清热化痰,消肿散结。
功效助记:
元宝(和)浙贝小姐谈情;
浙贝母元宝形;
浙贝——浙贝母;
小姐——消结——消肿散结;
谈情——清热化痰。
10主治病证(1)肺热咳喘,风热咳嗽。
(2)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11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12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故风寒或寒痰咳嗽忌服,脾胃虚寒者慎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13药理本品有镇咳、祛痰、平喘、降血压、镇静、镇痛、增强离体小肠的收缩和蠕动、兴奋子宫平滑肌等作用。
14故事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经死了。连生两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都十分烦恼。
有一天,算命的瞎子从门前经过,婆婆叫算命先生给媳妇算算命,排一排八字。瞎子问算何事?婆婆就把媳妇连生三胎死孩子的事说了。算命先生把生辰八字排了一下说:“你媳妇属虎,戌时出生,出洞虎非常凶恶;头胎儿属羊、二胎儿属狗、三胎儿属猪。猪、狗、羊都是虎嘴里的食,被他妈妈吃掉了”。婆婆不信,说:“虎毒不吃儿,她怎么会吃亲生儿呢?”算命先生说:“这是命中注定,无法挽救。”婆婆问道:“有办法保住下一胎孩子吗?”瞎子屈指又掐了一下说:“办法倒有,就怕你们嫌麻烦!”婆婆说:“不瞒先生说,我家三房就守着一个儿子,三家香火一炉烧,只要生个活孩子,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先生你说吧。”算命先生说:“再生下胎儿时,瞒住孩子妈。抱着孩子向东跑,跑出一百里到东海边,那里有一个海岛,爬上海岛就万事大吉了。虎怕海水,下不得海,上不了岛,吃不了孩儿,孩子就能保住性命了。”婆婆把瞎子说的话告许老头和儿子,他们心中都有了数。
没到一年,媳妇又生孩子了。同以前一样,孩子刚生下,母亲就晕过去了。丈夫也顾不得照料妻子,抱起孩子就往东跑。可跑出十多里地孩子便死去了。一家人非常伤心:“怎样才能把孩子养活呢?”这天,瞎子又来算命。婆婆把孩子死去的情况告诉他。瞎子说:“跑慢啦,跑得比虎快,使虎追不上孩子,孩子才能保住。”
又过了一年,媳妇又要生孩子了,丈夫准备好一匹快马,喂饱饮足。孩子刚落地,他就用红被单包好,跳上马重打三鞭,快马如流星般朝东跑去,跑了一百里地,到了东海边,他又跳上一只快船,划到海岛住了下来。孩子的母亲晕过去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不见孩子急得直哭。
五天过后,丈夫从海岛上回来说:“爬上海岛只三天孩子又死了。”一家人伤心极了,老夫妻俩和儿子商量,要把媳妇休掉,再娶一个能养活孩子的。媳妇闻听伤心地哭起来。这时。有个医生从门口经过,他走进屋问到:“你们有什么为难的事啊?”媳妇就把经过情形告诉了医生。医生看她面色灰沉铁青,断定她有病,就说:“我自有办法,叫你生个活孩子。”公婆和丈夫都不相信。
医生说:“瞎子算命是瞎说,信他干什么?你媳妇不是命硬,是有病。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产使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肝脏缺血,供血不足,使产妇晕倒。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让她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她能生个活孩子。”在医生的劝说下,公婆把媳妇留下来,讲定如果再生死孩子便休她。
从此,丈夫每天按医生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大人没有发晕,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合不上嘴。孩子过了一百天,他们买了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医生家道谢。
医生高兴地问道:“我的草药灵不灵?”“灵,真灵!”丈夫问医生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它是野草,没有名字?”“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好!”医生想了想,问道:“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叫贝母吧!”“好一个响亮的名字!对,就叫它贝母。”“贝母”这个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