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我们的宝宝茁壮成长?
我们都知道骨骼、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展,对宝宝的一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幼儿骨骼、肌肉发育的特点。
幼儿骨骼的发育特点
幼儿的骨骼由骨和软骨组成,软骨不断骨化钙盐沉积,故骨头不断伸长,一般软骨在10~13岁完全完成骨化过程。
幼儿的骨骼成分与成人不同,有机盐含量多,无机盐含量少,所以幼儿的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容易变形。此外,幼儿骨膜较厚,血管较多,血液供给丰富,所以,幼儿骨骼受伤后的愈合过程比成人快。
与小年龄的婴幼儿相比,3岁到6岁的幼儿身体发育速度稍减慢,体重平均每年增加克,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8厘米。此年龄段的宝宝身体各部位比例变化明显,头、躯干、四肢生长速度不同,下肢发育较快。
学龄前,幼儿骨骼含有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5~7岁后,逐渐以脂肪细胞代替成黄骨髓。此外,幼儿脊柱的胸曲一般在5~7岁才固定。所以,异常姿势可能会引起脊柱变形。
幼儿的关节结构特征也与成人不同,表现为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因此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同时,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关节牢固性差、骨关节囊很浅且较脆弱,韧带固定的能力差,所以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脱位脱臼,易受伤害!
幼儿肌肉的发育特点
幼儿的肌肉发育具有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的特点,其动作发展也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1.从上到??????下:先从头,其次时躯干,最后是脚。
2.由近及远: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由粗到细: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后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如何使幼儿的骨骼肌肉更健康的发展?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给骨骼的组织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从而促进骨骼的充分发育。
此外,有研究发现,幼儿户外活动质量与其动作发展呈正相关。因此,建议增加户外活动的种类,如骑童车、接抛球、丢沙包等;保障幼儿户外活动的机会和时间;通过亲子互动或与玩伴共同玩耍等方法丰富户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但由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完善,父母需特别注意,尽可能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除合理运动外,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都能为宝宝长高的“添砖加瓦”。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从牛奶、蛋等食品中摄取,都非常有助于宝宝骨骼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和合理的营养是缺一不可的。不运动仅仅多喝牛奶的幼儿,并不一定能拥有更健康的骨骼。运动锻炼可以大大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想拥有健康骨骼,增加钙摄入的同时,一定要配合适当的运动。
医院康复医学科拥有针对新生儿、婴幼儿和青少年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全面发育评估方法和运动锻炼指导,帮助家长更好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和进行科学锻炼,促进宝宝正常发育,一起为宝宝的茁壮成长加油!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指南
专家门诊
杜青,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国残疾人
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
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康复
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杜青主任特需门诊:
周一上午(预约制)
?就诊地点:
医院2号楼儿科门急诊大楼12楼特需门诊
?特需门诊预约方式:
★
特需预约平台:-
康复医学科:-(诸医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