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可分:髋分节后脱位、髋关节前脱位及中心型脱位三种三种类型。
髋关节后脱位
一、有明显外伤史。
二、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三、髋屈曲、内收、内旋位。
四、在臀部可触及股骨头
五、X线检查股骨头位于髋臼外上方。
一、早期。手法复位可用“问”号复位法。复位后皮牵引3周练习关节功能,3个月内免负重。
二、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切开复位。
三、当合并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复位不良或有坐骨神经损伤者应手术切开复位。
四、合并股骨头粉碎性骨折时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前脱位
一、有明显的髋外展受伤史。
二、患肢长于健肢,髋处于外展外旋位,大粗隆在Nelaton氏线前。
三、X线检查股骨头在闭孔内或耻骨上支附近。
髋关节脱位亦可闭合复位。复位必须在充分麻醉下,由助手固定骨盆,并顺股骨轴线牵引,大多数可复位,如不能复位在牵引下伤肢外展外旋,术者自前、后推挤股骨头,同时内收下肢即可复位。术后皮牵引3?4周。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一、髋部有严重损伤史,往往伴有其他部位损伤,查体时应全面。
二、脱位轻者,畸形不明显,髋部肿胀,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阳性。被动活动髋关节时,疼痛及轴向叩击痛。
三、脱位明显时,有肢体短缩或外旋畸形,功能受限。
四、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及移位程度。股骨头未突入盆腔者称髋臼骨折。
一、单纯髋臼裂隙骨折卧床休息4?6周。
二、髋臼粉碎骨折,股骨头突入盆腔者,骨牵引的同时在大粗隆部位向外牵引,常可复位满意。3个月后开始负重,牵引期间可坐起活动。
三、即发创伤性关节炎,可行髋关节融合或髋关节置换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