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很多患者以头晕、闷重不清,颈项僵痛为主要症状来门诊治疗,张卫华教授应用多年临床经验,只在“手下触摸”,即可对所患疾病作以初步的判断,可谓屡验屡效,本篇所要介绍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治经验即为其一,具体如下。
张卫华教授,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所所长、郭诚杰学术技术传承人、徒弟,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传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和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杰出人才贡献奖获得者。
寰枢关节是位于颅底与脊柱交界处无椎间盘,关节囊较薄弱、主靠韧带维系的特殊结构,其协调完成颈椎约50%的旋转功能,是脊柱活动度最大、最灵活的运动功能单位。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颈部因外伤、慢性劳损、退变或咽颈部炎症等引起寰椎横韧带松弛,寰枢关节骨性结构的对合关系向前、向后或侧方移位而超出正常范围又未达到完全脱位者。临床以头脑不清、闷重、眩晕、恶心、呕吐,或伴有耳鸣等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严重者压迫颈髓可见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
张教授对该病的诊断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四点触诊诊断法
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的积累,张教授发现,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在枕骨大孔下方、斜方肌与颅骨交界处、风池穴、完骨穴下四个点的部位常常出现明显压痛。多数患者表现为齿突偏向疼痛一侧,自觉该侧颈项部压痛明显,个别患者表现为双侧压痛。压痛的轻重反应往往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笔者在临床随诊时发现,80%~90%符合该项体征的患者,与X线片检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临床中张教授强调,四个压痛点中有三点阳性即具有诊断意义。考虑到临床颈项部有肿瘤、骨结核等骨质破坏性疾病和老年骨质疏松症、颈椎骨折、颈椎先天畸形等存在的可能,故X线等辅助检查作为排除诊断也是很有必要的。
强调主症、体征、X线相结合,不可偏费
考虑到寰枢关节解剖的特殊性(为头颅的下方,颈椎的上端),张卫华教授强调临床应以患者主症、体征结合,必要时做影像学检查方能确诊。
①主症:颈枕交界处疼痛不适或疼痛,其痛可沿头后一侧向上放射,头晕、头闷重不清、目眩、视力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出汗、失眠、心慌胸闷等症状。
②体征:枕骨大孔下、患侧斜方肌与颅骨交界处、风池穴、完骨穴等压痛(+);旋颈试验(+),枢椎棘突偏歪、压痛,仰卧位颈椎两侧旋转角度不对称。颈部左右旋转活动受限。
③X线:有相应表现。
下期预告:张卫华教授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经验(二)治疗方面
*文中方药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在年3月8日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
张宁张卫华I文
张宁I编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