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竖头训练
(1)仰卧位抬头训练
儿童仰卧位,家长坐于儿童对面,双手握住儿童肩部或前臂,缓慢将儿童拉起,诱导儿童抬头。
(2)俯卧位手支撑抬头及头部旋转训练儿童俯卧位,以手支撑上身抬起。家长于儿童正前方(或后方)可予扶持其肘关节帮助,同时家长可用有声光的玩具在正前方吸引儿童注意力,诱导儿童抬头及上下左右旋转头部(此方法也可以将儿童放在楔形垫或巴士球上进行训练)。二、翻身训练
(1)上肢带动下的翻身训练
儿童仰卧位,家长位于儿童头部上方,一手固定一侧上肢使其肘关节屈曲,另一手拉儿童另一侧上肢前臂向对侧缓慢用力,以此完成肩胛带带动头部、躯干,躯干带动下肢为顺序的翻身,此时可通过带有声光的玩具或儿童喜欢的玩具辅助引导。
(2)下肢带动下的翻身训练
儿童仰卧位,家长一手固定儿童一侧下肢,另一手将儿童另一侧下肢屈曲并进行缓慢旋转,以此完成骨盆带动躯干,躯干带动肩胛带,肩胛带带动头部为顺序的翻身,此时可通过带有声光的玩具或儿童喜欢的玩具辅助引导。
(3)主动翻身训练
儿童俯卧位,可用儿童感兴趣的玩具,逗引儿童一侧上肢过中线抓取玩具,诱导儿童完成自主翻身运动。
三、坐位训练
家长与宝宝均取床上伸腿坐位,家长将两下肢放于宝宝两下肢旁。首先轻轻摇动宝宝的两侧臀部,使之产生紧张。然后家长使宝宝身体向一侧倾斜,使体重负荷于一侧臀部上,之后用一只手扶持负荷体重侧下肢,另一只手扶持宝宝的中枢部位,如腰部、肩部等,使宝宝身体向家长扶持的下肢侧(负荷体重侧)倾斜。然后用扶持宝宝中枢部位的手向前推宝宝的躯干,使之回旋。该方法可提高儿童的坐位平衡能力。
四、立位及立位重心转移训练
(1)站立扶持训练
儿童双手扶持椅子或其他支撑物,髋关节处于中立位,双腿保持直立对称,目视前方。
(2)立位重心转移训练
儿童站立位,家长位于儿童后方,双手置于儿童骨盆两侧,辅助儿童做重心在前后左右间转移运动。
五、立位及立位重心转移训练
儿童站立位,家长位于儿童的后面,让儿童向前跨步,左脚向前,右手向前,必要时,家长可控制儿童的双肩或骨盆帮助儿童,将重心转移到前面的下肢。
儿童站立,家长站在其身后,抓住儿童的肘关节,使儿童全身呈伸展状态,向前牵拉引导儿童向前迈步。
在脑瘫儿童的居家康复训练治疗中,家长应以鼓励者、引导者、协助者的身份,参与儿童的康复训练,让儿童在家庭娱乐中得到治疗,做到在“生活中训练,训练中生活”。特此希望上述一些训练方法对于家长在家中开展康复训练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ADL)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家庭、社区、幼儿园或学校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基本活动,是脑瘫儿童重要的康复目标之一。脑瘫儿童不同于其他儿童,由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脑瘫儿童居家不出,家长朋友们可以居家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下面我们介绍一些脑瘫儿童居家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方法。
进食训练
脑瘫儿童独立完成进食十分重要,当别人喂食时,不但失去进食的主动性、趣味性,也会增加依赖性。进食活动包括饮水、吃固体/半固体食物等。
(1)饮水:饮水活动时,家长辅助从温水壶里向水杯倒水,脑瘫儿童可双手抓握水杯把手(或双手半握拳捧住杯体),双肘关节屈曲至嘴边将水送入口中吞咽。对于双手抓握功能较差的脑瘫儿童,可以使用吸管饮水(如图1-1、1-2)。
1-1双手抓握水杯
1-2屈肘送入口中
(2)进食:进食固体或半固体食物时,家长辅助下将食物盛入合适的碗里放在桌上,对于抓握较差的脑瘫儿童,可以用绷带固定手抓握勺子,家长一手辅助脑瘫儿童前臂旋前、旋后,一手环转腕关节将食物舀起送入口中(如图1-3、1-4),反复练习,提高其进食能力。对于能力稍好的脑瘫儿童,可以选取简单改装的筷子,如两根筷子顶部用橡皮筋各缠绕两圈固定的方式夹取食物进食(如图1-5、1-6)。
1-3辅助下舀起食物
1-4辅助下送入口中
1-5筷子夹取食物
1-6食物送入口中
穿脱衣物训练
脑瘫儿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小方凳上,双脚平放在地上,衣物尽量选择宽松版。
(1)穿开衫:将上衣内侧朝外,衣领朝上(身体侧)放在膝盖上,用较灵活的一只手(健手或功能较好的手)抓住衣领,另一只手穿进同侧的袖口,较灵活的手将衣服拉上肩,再将领子绕过头顶放到另外一个肩上,然后将此手穿进袖子(如图2-1、2-2、2-3)。
2-1伸入一只袖口
2-2绕头放至另一肩
2-3伸入另一只衣袖
(2)脱开衫:双手抓住两侧衣襟,双上肢前屈再后伸,将两侧衣肩脱下,双手伸至身体后方,一手抓住另一只袖口用力脱下,换一只手同样动作将开衫脱下(如图2-4、2-5)。
2-4双衣肩脱至肩下
2-5脱出一只衣袖
(3)穿套头衫:将套头衫的背面朝上,衣领朝下放在膝盖上,双手将衣服后背卷起直到露出袖口,一只手穿到相应的袖口,拉上衣袖直到露出前臂,另一侧同样的动作,然后将领子和衣服下缘拉在一起,将头套入领口,将衣襟拉下即可(如图2-6、2-7、2-8)。
2-6穿至相应袖口
2-7准备将头套入领口
2-8将头套入领口
(4)脱套头衫:抓住套头衫的后领,低头将衣服从头上脱出,用一只手将另一侧上肢脱出衣袖,同样将另一侧上肢脱出另一只衣袖(如图2-9、2-10)。
2-9低头双手拉后领
2-10脱下一只衣袖
(5)穿裤子:儿童坐在凳子上,双手抓住一侧小腿使其交叉放在另一侧大腿上(或一侧下肢屈曲),把一侧裤腿穿到脚踝以上或者膝盖以上,交叉腿放下,另一侧同上。穿好后站起,如果独站不稳的儿童可单手扶物,用一只手将裤子拉起至腰部(如图2-11、2-12、2-13)。对不能独坐凳子的脑瘫儿童可以在床上进行。
2-11穿入一只裤角
2-12穿至脚踝以上
2-13左右摆髋拉至腰部
(6)脱裤子:脱裤子的步骤与穿裤子步骤相反进行即可。
梳洗训练
(1)洗脸训练:打开水龙头放好水,儿童双手捧水洗脸后,将小毛巾放进盆里冲洗,两手抓住毛巾拧出多余水分,将毛巾打开平放在手上擦脸(如图3-1、3-2)。
3-1挤出多余水分
3-2平铺掌心擦脸
(2)刷牙训练:打开水龙头给牙杯盛上水备用,一手握住牙膏盒体,一手打开盖子,牙膏挤在牙刷上,将牙刷放入口中,上下交替刷牙(如图3-3、3-4)。
3-3辅助挤牙膏
3-4辅助刷牙
(3)梳头训练:脑瘫儿童在前方有镜子的地方坐下,如果抓握困难,可以选择加粗梳子把柄,家长演示梳头发动作使脑瘫儿童模仿,或者辅助下让脑瘫儿童上肢举过头顶做来回环转动作梳理头发(如图3-5)。
3-5辅助梳头
如厕训练
独立行走或用助行器进入厕所,到坐便器侧面,一手扶坐便器,另一只手慢慢将裤子从臀部脱到大腿下,转身坐到坐便器上,大小便结束后拿厕纸完成清洁,慢慢站起将裤子拉到臀部上及腰,转到坐便器一边够到冲水装置,小心走出厕所(如图4-1、4-2)。
4-1脱下裤子
4-2冲洗座便
日常生活移动训练
根据儿童日常生活活动的的需求和家庭居住条件,配备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为儿童设计儿童自己能够移动的方法和环境。如下床、从床边移动到训练场所、餐厅和厕所等。尽量让儿童借助辅具,或扶着家具、栏杆等扶走、跪行,甚至可以爬行到目的地。智力障碍儿童的居家防护与家庭康复指导近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导致大量的智力障碍这类特殊儿童不能去康复机构进行治疗与训练。在此特殊时期,如何做好孩子的居家自我防护,同时又不耽误他们的日常家庭康复训练,就成了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这类儿童大多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免疫力较正常儿童低,疫情期间的居家自我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做好居家防护的情况下,再进行基本的家庭康复训练。一.居家防护要点与注意事项1.疫情高发期,避免外出及接触人群是预防的关键。建议儿童非必要不外出,坚持家中早中晚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尽量谢绝访客,尤其是有过疫区暴露史的。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给孩子戴口罩。2.口罩的选择因N95口罩密闭性较强,儿童缺乏行为能力,佩戴有窒息的风险,棉布、纱布口罩阻隔性欠佳,不推荐儿童使用。应选择市面上在售的防飞沫口罩。取口罩应注意折叠保护好内面,摘口罩后立即洗手。3.注重给孩子的物品消毒对孩子的碗筷等耐高温的,可以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对于不耐热的玩具类物品,可以用75%医用酒精擦拭或喷洒在玩具表面。喷洒消毒时,避免孩子接触玩具,消毒后静置一段时间再与孩子接触。4.做好孩子的手卫生流动清水+香皂或洗手液洗手都是首选,按7步洗手法步骤。如果双手没有明显的污垢,可以选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手卫生,洗手时双手搓洗各个部位,通常需要15-20秒。3岁以下儿童需要家长协助按照以上步骤进行。5.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注重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特殊儿童消化功能差,建议多给清淡易消化食物,并少量多餐,尽量选择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瘦肉粥、青菜粥、鸡蛋羹、烂面条等。对于食欲好的孩子,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蛋、豆制品等。同时注意液体的补充,多饮水,多排尿,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活禽野味,食物要煮熟煮透,碗筷等餐具要每人单独备用。6.做好安全护理智力障碍孩子对外界环境及危险事物不能识别及规避,很容易发生安全意外。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让孩子接近或接触危险物品,防治烧伤、烫伤、利器伤、触电等意外。在带领孩子进行各类户外活动时,特别要防止跌打损伤、交通意外以及走失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康复训练是整个系统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康复的最终效果与成败,因此显得至关重要,做好家庭康复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坚持6项基本训练原则(1)建立良好的家庭康复训练环境与氛围;(2)有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3)循序渐进、逐步引导;(3)坚持一贯要求、持之以恒;(4)小步递进、适当协助;(5)多给孩子表扬和奖励,帮助孩子成功;(6)充分利用生活情景进行训练。2制订好家庭康复训练计划根据孩子能力制订计划,具体到训练的时间、场地选择、物品准备、训练内容等,尽可能利用现成的玩具和生活用品;情境训练活动是家庭康复的主要训练方式,如起床、如厕、盥洗、吃饭、购物和社区活动等生活情境,按计划在一定的阶段有意识地安排必须达到的目标。3家庭康复训练内容或方法以基础的、基本的功能或能力训练为主,力求方便、简单易操作,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1)感知能力训练a、有目的的注视物体5秒钟以上。b、目光追随移动的物体,目光在人与物之间转换。c、分辨酸甜咸苦辣等常见味道。d、分辨3种以上经常听到的声音。e、触摸物体,分辨冷热、干湿、软硬。(2)认知能力训练a、认识3种以上常见蔬菜、水果等。b、分辨3种以上的颜色。c、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状。d、认识眼前的物体,说出从眼前消失的东西。e、将相同的物品种类归在一起。f、认识物体之间的常见关系,分辨大小、长短、高矮等。g、分辨容器中有无东西,明白肯定与否定的差别,。h、分清里外、上下、前后等方位。i、知道晴天、阴天、雪天、雨天等天气。j、知道吃了脏东西会肚子痛,知道天冷了要多穿衣服,知道饿了要吃东西,知道下雨天出门要打雨伞等简单因果关系。k、唱数,点数,报数1到10.l、知道上午、下午、早、中、晚。m、认识钱币,知道用钱买东西。(3)语言能力训练a、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时有反应。b、明白别人的手势或语言表达的意思,有恰当的反应。c、用简单语言、手势、体态,交流板或用图画指出等方式表达想法或提要求。d、正确说出5个常用的词语和3个简单的短句。e、有问有答,简单对话。f、看图说话,用2-3句话复述或描述一个事件。g、持笔,画线、画简单的图形、写自己的名字。(4)生活自理能力训练a、拿着食物送到口中咀嚼、咽下。b、使用两种以上常用餐具,如筷子、勺。c、学拿着杯子喝水,端着小碗吃饭。d、训练如何表达要小、大便,到指定的厕所排尿、排便,便后自己擦干净。e、脱衣:摘帽子、解围巾、脱衣服、脱鞋袜。f、穿衣:分辨衣服上下、前后、穿好。先穿一条胳膊,再穿另一条胳膊,按顺序系好扣子。g、穿鞋袜:认识自己的鞋袜,对准左脚与右脚,先穿一只脚,再穿一只脚。h、刷牙:用杯子盛水,含一些漱口,把牙刷蘸湿,挤上牙膏,上下刷遍每一颗牙。i、洗脸:将毛巾在水中洗洗,拧干,用毛巾擦脸。j、洗手:把手蘸湿,擦些肥皂,反复搓洗,洗掉肥皂沫,擦干。k、洗脚:坐在矮凳上,把两脚泡在水中,先洗一只脚,再洗另一只脚,分别擦干,穿上鞋。l、盖被子:认识自己的床和被子,躺在床上,打开被子盖住身体。m、叠被理床:叠好被子,放好被子,放到指定的位置。n、认识家庭的内部环境:认识房间、厕所、厨房的位置。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艰苦而繁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大家学习掌握丰富的康复知识,更要有十足的耐心与爱心,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决心。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对各位老师、家长有所帮助。进行家庭训练时,尽量以和孩子互动游戏为主,避免或减少和孩子的直接接触,特别不要在训练中碰触孩子眼睛、口腔、鼻孔等粘膜部位,以防微生物通过粘膜感染。
家庭康复训练非常重要,但是在疫情期间防控疫情更重要,希望各位家长在预防感染的前提下,轻松愉快的和孩子互动训练,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
防控疫情、家庭康复,我们共同努力!
(文医院康复科)总编:王书志
审核:王艳丽
编辑:李慧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